本网讯(教务处通讯员 丁心舟)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5年浙江省教书育人杰出贡献奖名单的通知》,我校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获奖总数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二,是全省唯一获两项特等奖的高职院校。
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四个激活: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
针对产教融合“下沉不足、载体不实、能力不强”核心痛点,通过持续制度创新,全面激活地方主导、学校主责、企业主体、教师主动,以“四个激活”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通过构建下沉式“半小时产教融合圈”激活政府主导,通过实施“真方向、真投入、真项目、真产出”合作模式激活学校主责与企业主体,通过践行“角色定位-协同培养-靶向评价”螺旋路径激发教师主动,最终打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的“最后一公里”。
《“下沉县域,嵌入园区”新技术应用工匠培养的温职实践》
聚焦“校地联动不强、产教资源不畅、培养系统脱耦”三大县域新技术工匠培养关键问题,通过构建“县域需求导向-产教资源赋能-园区场景驱动”新技术工匠培养新范式,破解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最后一公里”难题,首创了“地方交钥匙、学校出师资、园区供资源”的高职院校县域办学“温职样板”。
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智研数创双融入、人才技术双供给: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温职实践”》
坚持“时尚始于足下、电器智创未来”专业建设思路,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示范”到“双高”历经20年迭代与创新,重构“智研数创”课程体系,建设“一链三环”数智工坊,创新“多场衔接”实战课堂,在“技研入企”中“育才留企”,在“制度创新”中“迭代共生”,系统设计实践了以“智研数创双融入、人才技术双供给”为主要内涵的拔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帮企行·铸匠师·育匠才: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创新与实践》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围绕专业教学需求,以“教师能力提升-团队内部协作-团队外部协同”为主线,通过匠心铸魂工程、“三层次”协作攻关、“1+2+4”梯队帮扶和数智平台赋能等举措构建团队发展路径,通过校校、校企、校政和国际四维联动开拓团队协同路径,形成“匠心铸魂、三径共育、帮企适岗”的团队建设模式,铸就“德技并修”匠师团队,为企业实现适岗匠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双赋能”。
此外,《双改赋能,桥接产教:技改反哺教改的工匠人才培养实践》《四链贯通 双向赋能:基于国家示范企业服务平台的财经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2项教学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浙江省教学成果奖是全省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集中检验。6项教学成果获奖充分彰显了我校教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是对我校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水平的高度认可,也是我校深入推进“双高”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2025年,我校以优秀成绩入选国家第二期“双高校”。在“新双高”建设背景下,我校将进一步推广应用获奖成果,充分发挥成果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动教育教学水平持续跃升,进一步凝练改革经验和典型案例,形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