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发挥优势,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企业“机器换人”。6月23日-24日,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全国知名高职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新闻媒体100多名专家云集我院,参与全国高职院校技术应用服务联盟成立大会暨技术创新与应用研讨会,集智共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技术应用转化的实践途径。
学院党委书记王靖高在致辞中指出,技术创新与应用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必然选择,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术应用服务联盟的成立是应时而生、应需而生、应运而生,既是顺应国家未来战略目标的现实要求,也是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的迫切需求。温职院将全力推进联盟工作,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术应用服务联盟办成一个“工作联系的平台,技术交流的工作站,推广应用的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祝鸿平在祝贺联盟成立的同时,提出了三点期待,希望联盟进一步搭建好交流学习平台,汇聚创新动力;进一步搭建好产教融合平台,拓宽高职发展新领域;进一步搭建好服务平台,提高高职综合服务水平。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处长林宇充分肯定了联盟的作用和意义,他指出,全国高职院校技术应用服务联盟的成立是高职发展的一件大事,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和服务,是国家发展需要,是高职院校补齐短板的需要,各校要立足实际情况,与师资建设、杰出人才培养等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他希望联盟在服务“产业迈向中高端、增长实现中高速”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以“从协同创新讲起”为题作主旨报告,深刻阐述了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深入分析了高职教育在国家协同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为具体的行业、产业服务的路径”、“服务行业、产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地位”等新观点和新思考。
研讨期间,长三角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苏为科、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权等6位专家学者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技术应用转化”这一主题,分别做了《学术创业与成果转化》、《应用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培训的实践和探索》等主题交流报告,分享了“‘政行校企研’五方联动方案”、“做学教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双导向’技术创新与应用体系”等实践经验和思考探索。
学院院长谢志远以“坚持立地式研发 促进新技术应用”为题,针对高职教育如何提升服务能力、高职教育如何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作用、高职教育如何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三个问题逐一破题,交流了“有什么战略需求,就形成什么样的布局;有什么样的支柱产业,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有什么样的新兴产业,就开展什么样的培训”的办学经验,分享了“实现研发服务与区域发展双向互动”、“实现研发服务与成果转化双向互动”、“实现研发服务与人才培养双向互动”三互动实践感悟。
最后,联盟就如何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发布了《温州共识》,即“引领发展,解决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紧跟变革,促进新技术应用和新技术服务”、“协同创新,打造‘产学研创’综合服务平台”三项共识。
会上,我院当选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术应用服务联盟理事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