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5日从教育部获悉,为做好“稳就业”工作,切实帮扶湖北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首批确定48对高校开展帮扶行动,目前已全部完成对接工作,正在共商制订帮扶协议。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帮一”行动充分考虑了学校办学类型、就业工作特点和受援高校需要。首批确定的48对高校中,支援高校包括34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含3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4所省属普通高校、10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受援高校包括8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含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30所省属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帮扶行动时间定为2020年4月至9月,并将根据疫情防控安排适时调整。
该负责人介绍,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将在充分协商基础上,明确帮扶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建立起“六共”帮扶机制。一是共享就业岗位信息,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共享网络招聘平台、联合举办网上招聘活动,并在掌握岗位需求信息和大学生求职意愿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实现人岗匹配、精准推送,帮助受援高校毕业生获取更加丰富、更加精准的就业信息服务。二是共同开拓就业渠道,支援高校帮助受援高校开拓就业市场,引导属地就业资源等向受援高校延伸,并动员校友企业、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等面向受援高校招聘,积极接收受援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是共同加强就业指导,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共享双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线上咨询,共同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题培训等,组织就业指导教师联合培训,帮助受援高校提升就业指导能力。四是共用优质教学资源,支援高校向受援高校毕业生开放相关教学资源,为受援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支持开展毕业设计(或论文)和毕业实习,帮助受援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五是共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支援高校向受援高校毕业生开放“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器等众创空间,共同组织开展创业辅导、创业训练、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为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六是共同提高就业管理水平,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通过召开远程会议等多种方式,分享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工作理念和方法,共同做好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就业统计和权益保护等工作,切实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
据悉,下一步,教育部将及时启动对湖北省其他高校的对口帮扶工作,并将定期对帮扶行动实施效果进行督导检查,及时总结帮扶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推广富有成效的对口帮扶模式和做法。
附件
第一批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一帮一”行动名单
序号  | 受援高校  | 支援高校  | 
1  | 武汉大学  | 北京大学  | 
2  | 华中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 
3  | 华中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4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北京理工大学  | 
6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7  | 华中农业大学  | 浙江大学  | 
8  | 中南民族大学  | 复旦大学  | 
9  | 湖北大学  | 中山大学  | 
10  | 武汉科技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11  | 三峡大学  | 重庆大学  | 
12  | 长江大学  | 同济大学  | 
13  | 江汉大学  | 西南大学  | 
14  | 湖北工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15  | 武汉工程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6  | 武汉纺织大学  | 东华大学  | 
17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8  | 武汉轻工大学  | 中南大学  | 
19  | 湖北师范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20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1  | 湖北民族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22  | 湖北医药学院  | 中国药科大学  | 
23  | 湖北经济学院  | 上海财经大学  | 
24  | 武汉体育学院  | 北京体育大学  | 
25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  | 
26  | 武汉音乐学院  | 上海音乐学院  | 
27  | 湖北文理学院  | 华东师范大学  | 
28  | 湖北工程学院  | 天津大学  | 
29  | 湖北科技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30  | 黄冈师范学院  | 湖南师范大学  | 
31  | 湖北理工学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32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华南师范大学  | 
33  | 荆楚理工学院  | 华东理工大学  | 
34  | 武汉商学院  | 西南财经大学  | 
35  | 汉江师范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  | 
36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中国农业大学  | 
37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江南大学  | 
38  |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 长安大学  | 
39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船政职业技术学院  | 
40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41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42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 宁波职业学院  | 
43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44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45  |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46  |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47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48  |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相关链接:https://wap.gmdaily.cn/article/284b7300ae88458990aadd12e600ba51?from=groupmessage



                        



